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查看: 4590|回复: 2

主被動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安德魯 2013.10.25
前言篇轉載http://newcar.u-car.com.tw/guidefeature.asp?guideid=45&articleid=21419
我們常聽到「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一輛車不論擁有多強大的性能、豪華舒適的內裝配備、亦或是優異的操控,當意外發生時若無法給予車內乘員完善的防護,那麼這一切都是多餘的。
1.jpg
人車一體的安全條件談到行車安全,或許許多人還認為:只要我開慢一點、變換道時看後視鏡注意一下、不隨意超車,這樣就很安全了。說實話,這些都只是開車上路的基本駕技而已。時代不停的進步,對於行車安全的觀念,也必須與時俱進,隨時update一下。
想要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現代駕駛者須先為自身建立一套全新的安全駕駛觀念;但這樣還不夠,他還必須懂得如何選擇一部安全的車,並且學習了解新型汽車上越來越多的主、被動安全科技配備,從了解運作原理到充分掌握其防護效能。唯有人的安全觀念、汽車安全科技以及人與車的搭配模式都獲得更新,才能獲得更進階的行車安全保障。

現代駕駛必備的防禦駕駛觀念相信您最近常常聽到「防禦駕駛」這個詞。因為這是車壇新興的一種駕駛/用路哲學。
何謂防禦駕駛?很多人從「防禦」這兩個字表面上的意義來看,誤會為:遇到路上其它車輛挑釁時,就要做出「防禦」性的動作,(例如阻擋、反擊等)。如果您也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防禦駕駛」其實又可稱為「預防性駕駛」,其核心概念就是: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除了基本注意週遭狀況外,更應從視覺/聽覺所獲得的資訊,進一步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意外之情境,進而預先採取必要措施,以避免事故的發生;一旦事故真的發生時,駕駛人能夠因為心中有所準備、縮短反應時間,進而順利避開危險。廣義的防禦駕駛觀念與應用範圍不僅僅限於車輛駕駛人,尚包括如機車騎士、行人等等所有用路人,透過增進認知能力進而提昇交通安全。

「防禦駕駛」觀念,是希望駕駛者能隨時預想可能遇到的狀況並預擬好對應方案。舉例來說,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入隧道應開啟頭燈」,但很多駕駛人卻常常忘記此規定;而具備「防禦駕駛」觀念的駕駛人則是在進入隧道前即會設想:若不開啟頭燈,萬一突然隧道內停電,則可能因此造成連環大車禍,因此他們就算在大白天,進入隧道前也會開啟頭燈。
另外,我們也常從網路分享的行車紀錄器短片中,看到汽機車駕駛人眼見旁邊車道靜止不動,以為自己所在車道車流順暢、於是加速通過,卻因此撞上正橫越馬路的行人、機車或汽車。如果有「防禦駕駛」觀念,駕駛人就會依其他車道車輛的動態來進行判斷,並預測應是有人車正在通過中,才會導致同方向行進車輛停止,當作出這樣的判斷與預測時,駕駛人自然就不會選擇加速通過,而是開始減速準備停車了。

「防禦駕駛」觀念預測的不僅是自身可能遭遇的狀況,也能經由預測而避免涉入因其他用路人不良駕駛習慣而導致的事故。

如您對於「防禦駕駛」想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或是進一步學習「防禦駕駛」之應用情境、危險預測與處理方法,可參考由ARTC車輛測試研究中心與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合印的「防禦駕駛手冊」,或是由英國皇家特種部隊教官John Wiseman所撰寫之「Survival Driver’s Handbook」,都能為您建立最佳的「防禦駕駛」觀念與應變技巧,使您的安全駕馭觀念全盤更新。

被動安全科技著重於改良與增效「防禦駕駛」觀念,讓駕駛人得以建立面對各種可能突發狀況的防禦能力,這是行車安全的第一步。但只要是人,個體之間還是會有生理及心理反應上的差異,所以除了駕駛者擁有與時俱進的安全駕駛觀念之外,再加上最新的汽車安全科技輔助,則更能確保行車之安全。
汽車的安全科技可分成「被動安全」與「主動安全」兩大範疇。

「被動安全」科技其實大家都相當熟悉,諸如安全帶、輔助氣囊、輔助氣簾、車體潰縮區甚至安全車體這類在車輛發生碰撞意外時,才會發揮防護效果保護人命安全的安全配備,都屬於「被動安全」。

現今「被動安全」科技的基本架構,事實上早在約二十年前即已大致確立,當前「被動安全」科技的發展著重在改良、改進現有配備的效能與防護範圍。例如新車的車體潰縮區設計越來越精細,以使衝擊力得以獲得更佳的引導與分散;安全氣囊數越來越多、越來越智慧,代表車內乘員受到的保護越來越周全;安全帶加上預縮分段等智能化程序,甚至加上安全帶氣囊以消弭強大的衝擊力等等。

「被動安全」科技觀念的進步,讓整個汽車的發展路線有了很大的改變:過去,「安全」汽車的定義是車輛很耐撞,車上的被動安全配備也比對手多就叫安全;但現今車壇安全科技的發展主流,卻已隨行車電腦、電子技術的大幅進步,在這十幾、二十年來開始移轉到「主動安全」科技這個範疇來。

主動安全科技已成新車發展重點「主動安全」科技是在意外尚未發生前,能夠協助駕駛人迴避危險的車輛安全科技。

「主動安全」是近20年來才開始受到重視的課題,雖然很多關於汽車主動安全的構想在車壇早已有人提出,但受限於電子科技、電腦運算速度都尚未到位而無法實現。

目前我們較為熟知、且已開始大量運用在量產車上的主動安全配備包括ESC電子車身穩定系統、ABS防鎖死剎車系統、BAS剎車力道輔助系統、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等電子行車輔助系統,此外,包括能讓駕駛者看得更清楚的燈光設計 (如主動轉向頭燈) 、預警式安全系統 (發生碰撞危險前座椅會回至適當位置、車窗關起) 也屬於主動安全科技的範疇。

事實上,「主動安全」科技與前文談到的「防禦駕駛」觀念,其實有相同的理念出發點,都以預測、預防危險為主軸,只是一個使用在汽車上,一個建立在駕駛人觀念。以ESC行車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這項主動安全科技為例,ESC系統透過配置在輪軸或車體上的偵測器取得的數據,當判斷車輛有打滑失控的可能時,系統會透過降低動力輸出或對特定車輪施加剎車力等方式,讓車輛恢復穩定。「主動」察覺危險並避開,以確保行車「安全」,就是「主動安全」科技的精神。

新世代的「主動安全」科技發展主流,是以車載攝影機搭配先進影像辨識系統作為基礎所開發的一系列創新主動安全科技,讓車子有了「視覺」與 「環境認知」的能力,並以人工智能分析判斷可能遭遇的危險,進而主動避險。目前開始在量產車上運用的包括: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自動煞車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等等。掌握並運用新世代安全科技的車廠屈指可數,其中的翹楚就是在汽車安全科技一向位居車壇領先地位的Volvo。後文我們會再為您詳盡的介紹Volvo旗下的「主動安全」科技。
從主動安全下手來避免交通意外,已成為目前汽車發展的主流,同時也獲得許多先進國家政府以政策加以支持。例如美國NHTSA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就規定,自2011年起,所有出廠的新車都要配備ESC行車動態穩定控制系統,而歐洲各國也迅速跟進此一政策。根據美國專家研究指出,新車都配備ESC後,全美每年從原本可能發生的交通事故中拯救了約1萬條生命。

有趨勢專家估算,從「主動安全」科技成為車壇發展主流後,未來一部新車車價中至少有三成是屬於主動安全科技配備的成本,而且主動安全及被動安全配備所佔汽車生產成本的比例還在逐年增加中。未來真正會影響到車價高低的,將不再是真皮與核桃木飾板的使用數量,而是車上配備的電子系統的多寡,特別是安全性配備的質與量才是衡量標準。

生命是無價的,汽車安全科技能為生命帶來的保護,同樣也是難以衡量其價值的。未來汽車對於「豪華」的定義,將以「安全性」作為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某車廠主動安全部門主管曾在一場介紹未來安全科技趨勢的演講上,以這樣一句話作為開場白:「最安全的車,就是能預先避開意外的車。」這就是「主動預防」勝過「被動防護」的觀念。

汽車安全科技的發展方向,也從傳統的被動安全轉為著重主動安全科技。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這些代表目前汽車領域最先進科技的主動安全配備,總有一長串不太好記的名字,因此今天U-CAR要為您深入淺出地介紹這些當前車壇最新的主動安全科技。而唯有您清楚認識這些安全科技,才能在您選購新車時了解其所代表的價值,並且在您擁有它之後,正確的使用以發揮安全配備的最大效能。

主動安全篇
http://newcar.u-car.com.tw/guidefeature.asp?guideid=45&articleid=21420

被動安全篇
http://newcar.u-car.com.tw/guidefeature.asp?guideid=45&articleid=21421

兒童安全篇
http://newcar.u-car.com.tw/guidefeature.asp?guideid=45&articleid=21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
回复 加分 減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
正所謂看不到的最貴
買不到的更貴{:084:}
回复 加分 減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rius C Club

GMT+8, 2024-11-23 21:41 , Processed in 0.0519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