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說我是專家,但是因為購車的緣故,我做了相當多的功課,也參考相當多外國討論區與車主手冊,必須要分享一點個人心得,以供各位車主參考:
◎亂像一: 台灣汽候惡劣,道路狀況差,車子走走停停,必須5000km就要保養!! 每當看到此種說法,我都會以為我住在惡魔島上,台灣氣候有多惡劣?有熱浪嗎?有下雪嗎?不過就海島型氣候,稍微潮濕點了嘛! 道路狀況差?比非洲和部分南北州國家好吧! 走走停停? 日本東京不是嗎?倫敦不是嗎? 那為什麼那些國家車廠,都告訴車主按手冊時程保養?! 是銷售到台灣的車子品質比較爛嗎?
※說明: 這如果是廿年前工藝水準所生產的車子,在台灣,或許我能同意! 以現在的材料科學與工藝水準,搭配長效型機油,若您未符合手冊中所述的"嚴苛"環境下(例如載重物, 脫曳等等), 拜託各位大大, 按手冊保養時程就好了! 以英國來講, 夠潮濕了吧! 倫敦塞車不比台北差吧! 人家手冊正常保養時程是每7500英里(12000公里)或一年, 嚴苛狀況是每5000英里(8000公里)或半年, 就連嚴苛環境下, 都比5000km要長, 那台灣環境有多惡劣?
◎亂像二: 機油用越稠越好! 又是因為台灣環境惡劣! 道路行駛狀況差, 濃厚機油可以保護引擎! 果然台灣是個惡魔島!
※說明: 油電混合車, 雖然是汽油引擎, 但是採用阿金森循環設計, 所以即便是在使用引擎狀況下, 理當比一般使用奧圖循環的引擎要更省油! 但問題出在, 台灣的原廠技師教育我們, 機油越綢越好, 加多一點,更可保護引擎!! 機油除了潤滑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功能在協助引擎散熱,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戰鬥車輛(例如戰車), 他沒有水箱,採用氣冷式散熱, 但確有個類似水箱的機油散熱器, 那既然台灣環境已經"夠惡劣"了, 結果又要叫你用個散熱性較差的高黏稠度機油,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以PC來說, 美國版的手冊, 開宗明義用0W20, 狀況不允許時, 可用5W20代替(SAE 0W-20 is the best choice for good fuel economy and good starting in cold weather. If SAE 0W-20 is not available, SAE 5W-20 oil may be used. However, it must be replaced with SAE 0W-20 at the next oil), 但是號稱的原廠中央給油, 卻還是猛灌5W40給你的油電混合車, 你買油電車不就是為了要省油, 結果你灌一堆醬湖進去, 引擎要如何發揮最大經濟效益?
亂像不及備載,現在時間已晚, 改天繼續在與各位分享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