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查看: 4327|回复: 0

讓知識與資訊成為消防人員後盾!ARTC EV/Hybrid車款安全研討會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2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UTONET記者:邱志翔(05/22/2015)
字級設定:
英勇救災的打火英雄,絕對是我最敬重的職業之一。猶記得今年初於桃園市新屋區一處違建的保齡球館發生了一起大火,由於二樓為鐵皮搭建,因此火勢相當猛烈,儘管火勢遭到控制,但在這場意外中卻不幸的奪走了6名年僅20多歲的年輕新血寶貴的生命,不僅凸顯了消防員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也讓救災指揮、經驗不足、配備不周全等長久問題逐一受到重視。


引起火災的原因有相當多種,包含普通、油類、電氣、金屬等火災形式,考驗著救災現場指揮官與消防員的判斷,當然除了救火的操演訓練之外,一般學術性的知識學習同樣缺一不可,這點還有賴政府相關部門的援助,無論是知識層面、設備方面都能夠同步提升,作第一線消防員深入火場救災時的強力後盾。


正如同分辨火災形式一樣,在面對車輛事故時,站在第一線負責拯救的消防弟兄往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在第一時間判斷汽油車或電動車、電池的風險與緊急處置的原則等,都會影響到整體搶救的時效,因此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utomotive Research&Testing Center,以下簡稱ARTC)便秉持著學術與實務交流的方式,將長期投注心力所鑽研的電動車相關知識與經驗與消防單位分享。





電動車雖然仍占全球汽車比例的少數,但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法規加速了全球車廠對於節能科技的發展,以至於引擎排氣量大幅下修,在輔以渦輪化的組合便成為彌補性能不足的替代方式,之後也陸續出現了Hybrid混和動力、PHEV插電式混和動力、EREV增程電動車、BEV純電動車等節能車款,面對只會越來越嚴峻的環保法規,車廠終究要面臨以電動車為主的生產工作。


雖說國內電動車的風潮尚處在起步階段,大多也還停留在試營運的狀態,但其實路上已經充斥著不少Hybrid複合動力車款,插電式複合動力車款也有諸如PORSCHE Panamera S-E Hybrid、BMW i8、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等,具備具純電動與增程型兩種形式的i3也已經登台發售,所以具備電池作為動力輸出的車款早已與我們息息相關。



正如前文所述,當車輛事故發生時,消防員得在第一時間判斷車輛的動力形式,並予以最適當的危機處理方式,除了可從車名作為燃油車與Hybrid/EV車款的判別外,一般而言還可從車身外觀的銘牌(諸如Hybrid、Zero Emissiom等字樣)來作判斷,接著在針對電池形式採取對應措施,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依靠原廠的緊急處理手冊所教導的步驟進行救援。

[size=-1]透過車聯網的緊急救援系統的應用,得以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將相關資訊傳輸給救援單位



但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方法讓消防人員在出發救援前,就能夠搶先得知車輛的狀況,那便是在車聯網的輔助下,車輛所配置的緊急救援系統將能在事故發生時進行救援與否的評估,並適時撥打救援電話,與此同時,系統的感應設備便會發送本次交通意外的地點、車型類別、乘客人數等相關數據,讓救援或醫護人員得以事先準備工具、醫療設備等。

[size=-1]結合現代科技的車輛資訊QR code編碼,將之設置於即使發生嚴重事故也很少同時損壞的車身B柱及油箱蓋內側


[size=-1]僅須透過行動載具內建的掃瞄系統,就能在幾秒內讓救難人員得知車款的詳細資訊,以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救援方式


另外由於現今的車型種類、動力編成、車架材質與結構相較傳統車款複雜許多, 要救災人員全數精通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M-BENZ便在2013年推出了結合現代科技的車輛資訊QR code編碼,將之設置於即使發生嚴重事故也很少同時損壞的車身B柱及油箱蓋內側,僅須透過行動載具內建的掃瞄系統,就能在幾秒內讓救難人員得知車款的詳細資訊,以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救援方式。

而QR code編碼將能透過透視圖即建議步驟從旁輔助救難人員,像是氣囊、燃油箱、電瓶、電路裝置等重要設備的位置須加留意,尤其是Hybrid車型的電池或高壓線路位置等,藉由車身的透視圖及材質說明等資料,方便救難人員慎選破壞車身的器材使用,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亡。當然上述新科技形態下的救災方式,還有賴車廠與法規與時俱進,讓這樣的緊急救援系統普及化。



一般而言,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組不僅要能有效提供動能,更要有設計妥當的安全防護,才能讓使用者安心。由於鋰電池使用上可能會因為過溫、短路而引起高溫燃燒,或是因為環境溫度驟變、外部的撞擊、充電的過放或過充而影響電池壽命,因此一個完整的可再充電能儲存裝置除了包含鋰電池單元外,還必須設計有電池管理系統、溫度管理與冷卻系統以及高壓斷路器,以確保電池使用上的安全。



而消防員面對電動車輛事故時,也要有充足的設備才能執行任務,包含絕緣橡膠材質的手套、靴子,以防止任何可能觸電的情形發生,並且需準備符合規定的驗電筆確保無漏電發生的可能在執行相關作業,而這些最基本的配備也有賴相關單位能夠購齊,別讓不周全的配備成為意外發生的缺口。

[size=-1]充足的救災配備,讓消防人員更有信心



其實電動車的安全性並不如一般消費者想像中那樣可怕,只不過因為是全新領域、不甚熟悉而感到不安罷了,正如同研討會現場講師不斷提及車輛基本上是設計給使用者而非救災者,倘若消防人員沒有充足的認識,操作上勢必會有風險存在,而這絕對有賴車廠及相關單位主動提供車輛的緊急救援資料,也希望法規權力能夠適時介入,讓上述所說的新科技救援型態成為趨勢,最重要的是相關單位的知識交流以及救災配備的齊全,才能讓消防人員救災時更能臨場反應,也能無後顧之憂,別讓導言的憾事再度重演。


[size=-1]電池組上都會設有緊急橘色的緊急關閉裝置


轉載http://www.autonet.com.tw/cgi-bi ... 2+c3+e1+e2+e3+e5+f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rius C Club

GMT+8, 2024-11-24 07:35 , Processed in 0.0512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