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3:26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套件後Hi Low Kit因為幾何關係最高只能3指,所以就算不降車身原來4指多也只能降到3指。
因為大部分的客戶是會想要降低的
調整範圍是有限的
所以工廠那邊會設定低一些
滿足大部分車主的需求
相信這樣的高度是很令人滿意的
如果需要特別高
也可以客制化
沒有問題的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3:39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束角Toe/in是有做的比以前更小一點,方向盤回正的力量變小了,比較不用跟方向盤戰鬥了。
我是習慣做0度
激烈操駕時
大腳油門大腳煞車的時候
方向盤角度大的時候
用熱融胎的時候
簡直像在重訓
覺得爽快
{:051:}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4:19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是傾角Camber有做一點的關係,還是stage2的關係,以前是方向盤轉車頭接著轉,現在是方向盤轉車頭跟著轉。
Stage 1+2+3都會有改善
但應該是跟Camber比較沒關係
Camber比較會有影響的應該是側向抓地力
直接影響穩定狀態下的極限彎速
譬如說大鵬灣T2如果彎速只能到100無法突破
可能可以藉由調整Camber值來到105甚至110
(其他因素不變的話)
當然不同的曲率不同的車速不同的胎皮不同的胎壓
都會有不同的最佳Camber值
總之是很有趣的~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4:24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現在過彎有一種車尾終於跟車頭是在同一車道的感覺,應該是stage1跟stage3的關係,以前車尾好像總是在隔壁車道。
不能同意更多了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4:26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實避震器說有32段阻尼可調,真正能用的只有兩三段,以後彈簧5KG新品來說,16段開始到18段就有點硬了
是這樣沒錯
所以標榜幾段我們聽聽就好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4:32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不知在哪看到單桶避震器(沒有/理想)(只有少許/現實)壓縮阻尼只有回彈阻尼,也只做回彈阻尼可調,(當然高價複桶做雙向)
彈簧支撐車重車高這個部分沒什麼問題

但是阻尼的部分比較有問題

首先你會發現高單價高性能的避震器多是單桶設計
大量生產壓低價格的OEM避震器才會是複桶設計

然後單桶當然也會有壓縮阻尼

有的阻尼是完全不可調的
像是KW V1

可調的有的是只能調回彈阻尼
像是KW V2

有的是壓縮跟回彈阻尼一併調整
我們團購的就是這種

有的則是壓縮跟回彈可以分開調整
像是KW V3
我們工廠也有生產這種

還有回彈與低、高速壓縮三向阻尼獨立可調
就是所謂的3-way
通常是賽事才會用到
也需要整個團隊來因應不同場地做調整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6:10

jyw 發表於 2017-6-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歐系車習慣用較弱的壓縮阻尼搭配較強的彈簧與回彈阻尼來拉住彈簧彈跳,因此坑洞反應都有不錯的Q度。日系車習慣用較強的壓縮阻尼搭配稍弱的彈簧與回彈阻尼來提升操控感受,過彎動態會很好但是缺點是有點死硬。

這我就不是很清楚
現在也很難去區分歐系車或是日系車

歐系車越來越重視舒適
日系車越來越重視操控

不過倒是可以看看Ohlins的DFV技術
https://www.ohlins.com/products/ ... ue-dual-flow-valve/

jyw 發表於 2017-6-28 12:36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為大部分的客戶是會想要降低的
調整範圍是有限的
所以工廠那邊會設定低一些


對於這一段有疑慮的可以放心,雖然後面由於搖臂跟Hi Low Kit的幾何沒辦法維持4指高,但是其實3指高(前面可以配合的上後面)輪胎跟輪框間隙上左右都剛剛好一樣寬,遠看起來就像模型車一樣。

再者,我的通勤路徑有一段三四十度陡坡產業道路,都不會卡到中下結構桿。

apple 發表於 2017-6-29 01:28

jyw 發表於 2017-6-28 1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對於這一段有疑慮的可以放心,雖然後面由於搖臂跟Hi Low Kit的幾何沒辦法維持4指高,但是其實3指高(前面 ...

相信這樣的高度是很令人滿意的
{:035:}

jyw 發表於 2017-6-30 09:27

apple 發表於 2017-6-28 0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結果還是配5kg?
我以為有改成4kg
不知道是我記錯還是工廠那邊有其他考量


求救!果然還是太硬了,請協助更換。請問都怎麼換?我需要200mm 4kg的,但不知道內徑?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AOC安全性提升套件Stage 3套裝避震器